對于生鮮食材配送行業(yè)來講,在接觸觀麥生鮮配送管理軟件之前,食材的分揀,在整個物流過程中占很重要的地位。所有的食材全是按品類采購回大倉,我們必須靠著食材分揀工將這個商品分別找出來,按照客戶的要求進行加工并包裝。人們在此過程中,慢慢摸索出了使用標簽指導分揀的辦法。
在標簽當中,最顯眼的幾條信息:商品名稱、商品數(shù)量、對應的分揀框編號,此外標簽上還注明了商品出庫站點、司機標號、客戶餐廳名稱等。
只需要這幾個信息,1000+餐廳客戶的訂單,一晚上就能全部完成分揀。
可能有點童鞋表示不信,說小編在吹牛。
小編可以很負責地告訴各位,這個是絕對沒有任何水分的,貨真價實。
先來說說傳統(tǒng)的食材分揀,按照公司的規(guī)模大小,大致可以分為兩種:
1、規(guī)模小的個體戶,先把每個客戶的訂單收集好,再按照每張單上的物品和數(shù)量進行分揀稱重,每揀完一張單就做個勾選標記,直到整張訂單中所需要的貨品全部配備齊全,這就是傳統(tǒng)按客戶名稱分揀。
2、規(guī)模大的企業(yè),把收集的每張訂單先整理好,再按照訂單上的明細錄入到系統(tǒng)上。有些不用系統(tǒng)的企業(yè),會先制作一個固定的分揀單模板,用A4紙的形式打印出來分發(fā)給每個分揀工也就是傳統(tǒng)的看單分揀。
兩者大同小異,都是按客戶為單位進行分揀。這樣操作效率很低不說,經常會出現(xiàn)分揀出錯,并且也無法追溯具體是在哪位分揀工手里出的錯。當出現(xiàn)售后糾紛時,公司內無法明確責任,同時也會給客戶帶來相當不好的體驗。
而今天小編在這里跟大家說的觀麥標簽分揀,重點主要在這個標簽上,標簽紙的形狀跟便利貼差不多大小,可隨意粘貼在某些商品上。標簽上含有商品名稱、商品規(guī)格、實際斤兩、客戶名稱、配送司機、分揀框位置編號。分揀標簽又分稱重標簽跟非稱重標簽,稱重標簽是按照商品實際出庫斤兩來核算的,可以自動同步到送貨單上。
這樣一來,分揀員在進行食材分揀的時候,就不需要按客戶一個一個找食材,然后自己找口袋盒子封裝。我們按照商品品類來分配分揀員,每個品類的分揀工,根據(jù)分揀標簽上的信息將不同的蔬菜裝袋,并貼上標簽。然后按照位置編號將草放入對應的分揀框中。然后由另一撥分揀員將自己負責的菜筐拿到自己負責的區(qū)域內。每個分揀員負責10個客戶,根據(jù)標簽上的餐廳名稱和編號,將已包裝好的商品快速投入對應的菜筐中,效率高,而且根本不容易出錯。
那分揀標簽從哪里來?
我們可以登錄專門的標簽打印軟件,選擇需要打印的所有商品,分揀標簽紙就能自動輸出。由于接單系統(tǒng)和后臺是合二為一,因為中間的導出導入的步驟的可以直接省去。
在這里,標簽可以按照品類輸出,也可以選擇司機信息輸出(司機人員參與分揀),然后將標簽分發(fā)給對應的分揀工,分揀工只需按照標簽紙上的商品名稱、重量信息分揀并把分揀標簽貼在商品包裝上,再根據(jù)標簽上的編號信息投擲到相對應的貨框即可。
小小的細節(jié)環(huán)節(jié),可以規(guī)范和提高分揀稱重效率,是對客戶投入更多的體貼和關懷,同時也提升了客戶對我們的信任。